疝气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。小儿疝气即小儿腹股沟疝,俗称“清肠”,是小儿普外科的常见病。儿童疝气6个月后无法自愈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疝块会越来越大,终加重腹壁损伤。所以要及时手术。
在胚胎期,腹股沟处有一个“腹膜鞘突”,可以帮助睾丸下降到阴囊内或固定子宫圆韧带。有些孩子出生后,这个鞘突没有完全闭合,导致腹腔内的小肠、大网膜、卵巢、输卵管进入这个鞘突,就成了疝。儿童疝气发病率高,一般为1-4%,是男孩女孩的10倍,应尽早治疗。
当儿童有疝气会有什么症状呢?
儿童疝气可能发生在出生后几天、几个月或几年。通常,当孩子哭闹、剧烈运动或大便干燥时,腹股沟会出现一个肿块,有时会延伸到阴囊或阴唇。
小儿疝气发病初期,患儿平卧安静时,肿瘤可消失;随着腹内压持续升高,肿瘤可以下降到阴囊内。此时,如果腹内压不能再升高,患儿可以平卧,或轻轻将肿瘤推向腹腔,肿瘤可在睾丸下降时通过通道返回腹腔,肿瘤消失。
如果肿瘤不能回到腹腔,孩子会出现腹痛加重、哭闹、恶心呕吐、腹胀、排便不畅等症状。腹股沟或阴囊可见椭圆形肿瘤,质地坚硬,压痛明显。肠管长时间回不来,皮肤就会红肿。如果肠管长期回不来,可能会出现肠道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。